读《拜占庭帝国》(二)名字之谜

时间:02/29/2024 08:48:03   作者:ChenReal    阅读:31

读《拜占庭帝国》,我觉得首先要弄清楚“拜占庭”这个名字怎么来的。如果只为区分亚平宁半岛的那个西罗马,我们可以呼其东罗马,何必非得叫“拜占庭”?感觉很是别扭。

自古以来“事出无常必有妖”,关于这个名字的由来,也是值得我们做一番考究的。

公元324年,君士坦丁大帝以其杰出的战略眼光,在地图上画了个圈,转身对属下说:“以后这里就是我们罗马帝国的新都城!”当时他所圈的这个地方,就叫“拜占庭”。那可是个战略要地,位于巴尔干半岛东端,北临黑海,南面抵爱琴海,中间是一条狭长的陆桥贯通欧亚两大洲。一声令下很快就破土动工,6年之后,罗马新都终于建成,一座崭新的城市傲然矗立在欧亚大陆的咽喉之。自此往后几百年间,“拜占庭”这个名字,已经逐渐被人们遗忘,取而代之的是罗马帝国的东都、“众城之王”君士坦丁堡!

这座城市如今依旧存在,是土耳其的首都。1930年,被土耳其政府改名为伊斯坦布尔。

好了,补充以上知识点后,大家清楚了“拜占庭”是这个早已被弃用的土名,论逼格远不如“东罗马帝国”,别提与“罗马帝国”相提并论。但偏偏这个名字就够回光返照,并且获得了现今主流文化一致认同。

其荒诞、不可思议的程度,让我想到一个故事:从前有个叫“狗蛋”的孩子,因房屋拆迁得到一笔巨款,从此人生一路高开,巅峰时期蜚声国际享誉全球,人称“龙傲天”!然而,他晚年开始走下坡路,最终公司被竞争对手并购。如今人们仍然称叫他“狗蛋”。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,这个故事结尾有点不合逻辑。他的高光时刻叫“龙傲天”,他后世就通常就被定格成“龙傲天”。其中必有内情、必有冤屈。

没错,拜占庭人实际上是“被拜占庭”了!因为,后世书写历史的笔杆子,是他们竞争对手的手上。“文艺复兴”后,直到近现代的西欧人,一直都骄傲地认为,他们自己处在世界文明的中心。那些绅士贵族们,也自诩继承了罗马帝国的正统。源起于当年西欧有个“神圣罗马帝国”,帝国的首位君主叫查理曼大帝,在公元8世纪被西部教皇加冕称帝。这一段历史故事,暂且略过,因为我们后面讲宗教的时候会细说。

没错,就是被著名的启蒙思想伏尔泰批判“既不神圣,也不罗马,更非帝国”的神圣罗马帝国。话说,“神罗”真能代表罗马正统吗?我个人认为,应该一半一半吧。从血统方面看,“神罗”人种主要是法兰克人、日耳曼人的后裔,当年西罗马的灭亡正是拜这些“蛮族”所赐。所谓的“蛮族”我们中国称之“胡人”、“鞑虏”,因此血统相去甚远。然而几百年后,这些蛮族人文化和信仰上都罗马化了,全都信仰“三位一体”的基督公教(现在流行称天主教),因此他们在道统上继承了西罗马,似乎还说得过去。

正所谓“一山不容二虎”,“神圣罗马帝”和“东罗马帝国”这两只老虎,必有一次话语权之争。最终跑得快最后跑得赢的是前者。于是,历史很自然地由胜利者来书写。因此,今天我们看到的结果便是:跑输了的那只老虎不是老虎,而是一只大猫;东罗马不是罗马,而是拜占庭。

16世纪,德意志历史学家赫罗尼姆斯为了与中世纪的另一个罗马帝国——神圣罗马帝国(一说是分裂前的罗马帝国)相区分,便以君士坦丁堡在希腊殖民时期的名称“拜占庭”为其命名为“拜占庭帝国”。此后,拜占庭这个称呼又被孟德斯鸠等著名学者使用,逐渐被欧洲历史学家所接受,成为东罗马帝国的一个代称。

若是穿越回中世纪,问生活在君士坦丁堡的当事人,他们会一脸懵逼。WHAT?什么鬼“拜占庭人”!俺们是货真价实的罗马人!当时人们压根没有“拜占庭”这个概念。

这冤屈,找谁说理去?我认为没什么好说的,自古成王败寇。落后就要挨打,落后就要被人“冠名”。80年前,在党英明领导下,国际盟友的大力支持下,千千万万不愿做奴隶的中国人民抛头颅洒热血不屈不挠,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。否则,现在我不一定还能叫中国,或许会被贴上“支那”这个标签。

回到拜占庭的名字问题,历史已经基本盖棺定论,因此无需过于纠结。如果出于尊重请叫“东罗马”,如果随大流叫“拜占庭”也无妨。

 

评论
0/20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