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双十一”的“买买买”与“退退退”

时间:11/16/2023 00:42:33   作者:ChenReal    阅读:55

提到“双十一”,大家可能对会习惯性地接上一句“买买买”。然而今年,在我的“双十一”里,“买买买”并不是终点,另外还要再补上一句“退退退”~

刚刚过去的“双十一购物节”,我也在网平台下单买了点东西。有几件商品用了几天不甚满意,因此今天退货却成了主旋律。如果再不抓紧时退货话,过了“7天无理由退货”期,退货的成本就变高了!

这一轮又买又退的,简单算一下,退货率竟高达30%!这一刻我被惊到了!回顾我十多年的网购生涯,平均一年退货顶多只有半件的退货。虽然但凡是购物都有退货的概率,正所谓“人一世人流流长,总会买到几件辣鸡”。把问题聚焦在今年“双十一”购物上,我的退货创了历史的新高,是为何?我想听听大家的给我的答案(瞎猜也行)。

1、有人猜也许师我太挑剔了。

不对,虽然我用的是Never Settle的One Plus手机,但手机不能代表我个人的性格。实际上,我是一个很能将就的人,对这些身外之物,我的期望值会拉的很低,基本凑合能用,我便可以欣然收货了。东西如果好用,我会认为是给我的额外奖励。

2、有人会推测或许是我冲动消费事后后悔了。

也不对,每次网上购物我基本都是深思熟虑后才做出决定的,下单前我一般会提前一两个月加入购物车,然后时不时拷问自己:“这个东西你是不是真的需要购买这个商品?有没有其他的可替代品?有没有性价比更高的同类型产品?”经过长久思想斗争,能够“脱颖而出”被我下单购买的东西,已经基本上把冲动消费的成分给过滤干净了!

3、还有一种解释便是我倒霉运了,运气不好喝水都塞牙缝。何况是网购呢?

这一点我表示无可反驳,但今天我不想讨论玄学的话题。

我的分析

我更想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解释,为什么这起“事与愿违”的事故会发生?在《薛兆丰经济学讲义》书中,薛教授给经济学下了一个定义:经济学研究的是“事与愿违”的规律。我用经济学这个工具来研究这个事件,似乎玄学更有说服力。另外,还想进一步讨论一下,网购“7天无理由退货”规则,其底层的所隐藏的经济学原理。

首先,来分析一下。为什么即便我网购下单,即便小心再小心仍然还是会翻车?这里涉及一个经济学上很重要的概念——信息不对称。“信息不对称”这个词,我们平常也会经常用,所以对大家来说并不是一个生僻的概念。

信息主要指的是商品的属性,尤其是其消费属性。比如:我买的电饼铛,我关注的信息有:

  • 功率
  • 外观尺寸
  • 烤盘直径
  • 烤盘深度
  • 是否能拆洗烤盘
  • 是否调节火力
  • 有多少种烹饪模式
  • 价格
  • 促销优惠政策

在购物行为中,对商品的信息包括两面:1、客观部分;2、主观部分。有机会的话,我们可以从哲学的“本体论”和“认识轮”来深入探讨这个话题。但是,我们是在决策买东西,而不是探讨世界本源,所以还是换个通俗一点的说法比较好:商品实物自身属性便是客观,比如一个水杯它的形状容量、颜色、材质等;实物没有买到手之前,我想象中的商品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属性就是主观信息,我关注的信息,可能不是直观的参数,譬如杯子否能保温、是否容易清洗、喝咖啡是否合适。

没错,聪明的大家已经看出我想说什么,所谓的“不对称”。根源是主客观之间存在差异。为了最大限度消除这种差异,我花了半个多月时间做很多功课。

  • 在网上购物平台,分析对比十多个同类产品,归纳出我的对商品对象认知抽象模型。
  • 然后带入我和我妈需求作为参数(主要是我妈的,其实我只是个买手,她才是真正用户),进一步筛选出几款候选商品加入购物车。
  • 等待“双十一”促销开闸,选择一个成本最优的方案(凑单方案),然后购买。

然而即便是这样运用了科学精神来指导的买买买,没能最终解决“信息不对称”的问题,可能的原因有几个点:

  • 1、先从自身找原因。我主观认识商品的模型可能有较大偏差。比如我认为不同的烹饪模式代表不同的温度,通过这里可以实现温控,煎蛋的应该是文火,煎饼是武火,然而实际使用并不是这么回事。又比如我认为既然烤盘深度是25mm,放入23mm的食材是能够盖上盖子的,然而实际上顶盖是有凸起的,所以盖下去之后内空间的高度仅有不到20mm。有人说,你可以找客服去问呀。当然可以,但也仅仅能够事后问问诸葛亮求证一下我是不是马谡了。再购买使用前,我的认知模型里并没有关注过这些细节信息,而网上产品介绍也没有标出。
  • 2、商家上架产品到网购平台需要把信息存做删减。这个很容易理解,假设商家100%知晓商品的客观信息也无法在网购平台100%告知消费者。因为,平台不允许商家内容有限。消费者也没时间和足够知识储备,看完几十上百页的产品设计说明。所以商家只能用广告图文&视频的形式提炼出一个简略的商品介绍资料呈现给消费者。
  • 3、最后就是一点点阴谋论。商家会有意夸大有利的商品属性,屏蔽不利的属性,或者更高级一点就是用些带有歧义的词语来引导消费者,让其主观信息获取失真。

综上所述,无论我如何努力如何小心,还是有可能踩坑。(说了这么多终于完成了给自己一个开脱的理论)

7天无理由退货符合市场

真得被“坑”了怎么办呢?凉拌=退货。7天无理由退货,也许就是很好的解药,我认为这是电商时代最伟大的发明之一! 前面我论述的“网购”信息不对称的由来,以及主客观的必然性。这么看,信任危机存在于每笔之中,随时随地会爆炸。岂不是电商不就成了伪命题了?为何现在还能如此蓬勃发展,深入人心呢?答案是,因有“7天无理由退货”这个机制存在。

试想一下,如果不选择电商,我们可以线下购物。再实体店看到摸到了陈列出来的实物,似乎感觉放心了不少。然而,这种放心也是有代价的:

  • 1、有时间成本。你的有时间去跑实体店,买手机你要去数码城、买粮油米面你要去超市或者农贸市场、买药要去药店……把购物清单完成了,即便顺利,你也至少要跑一天吧。哪里比得上在手机App点几下,第二天等快递送上门那么轻松惬意呢?等快递这段时间还能看看电影、去公司加班、写几篇文章。
  • 2、商品价格。相对实体生意电商主打低价,那么这个低价怎么来的呢,当然是节省了线下一些固定成本,从而挤兑出来的。这是老生常谈了,线下店铺租、人工、水电,成本都远高于网店。这些成本无疑会转嫁给消费者了。所谓,羊毛出在羊身上。

如果我们有一个机制,能够解决“信息不对称“给电商交易带来信任危机,不就可以放心的买,放心的卖啦。这回一个看似商家的“自残”行为“7天无理由退货”承诺就此出现。给了消费者一个后悔的权利,基本上等价于“先体验,后买单”。7天不满意的话,咱也不扯皮,直接退回来。乍看之下,消费者的损失基本为0,另一面商家似乎吃了大亏。其实不然,这是个双赢的结果。

站在商家的角度,我们假设一个模型,来算一算:

  • 1、没有退货承诺之前,成交只有率20%。有退货承诺之后,购买率50%。
  • 2、没有退货承诺之前,退货只有率5%。有退货承诺之后,退货率20%。
  • 3、假设某天,有100个消费者到店。没有退货承诺之前,实际成交15件。有退货承诺之后,实际成交30件。

可见,市场规律作用下,有“7天无理由退货”承诺的商家,得到了褒奖,在竞争中生存下来了,而没有这个承诺最终被市场淘汰。因此,这个规定并不是某个平台的行政手段,而是市场博弈下的结果。

结语

说到这里,我们网购退货,是市场规律主导下,诞生出来的合理规则。我们可以好好利用,不要有心理负哦。但是,最好也跟我一样,够购物前先做好理性的分析,这样才能跟我在“低退货率”的榜单上一较高下。

 

评论
0/200